不過最近提到沙陶宮,則是因為3月份起,廟方決議將地基抬高約30公分高,與一旁建物、後殿高度相同,二來則是免於大雨後,因地勢較低,水往此處積累的無奈。
受到前輩的請託,到現場幫忙拍照紀錄,關心一下狀況。
清明連假這幾天,發現正殿與三川殿屋頂與木構件皆已拆除,木構件部分堆放於金爐前。
也可看到幾件麒麟石雕擺放一旁。而潘麗水繪製的門神,目前獲得廟方確認予以保留。
潘麗水石雕版畫是否會保留,詢問廟方委員無法獲得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如果拆除時能夠完整留下,當然會考慮保留。
但按照工程狀況,我想石雕能完整留存的情況不高。除了石雕版畫外,較讓人在意的部分。
原正殿神龕兩側彩繪壁畫,「福星拱照」與「麻姑獻瑞」。從風格來看是潘麗水一門的畫風。不過再觀察麻姑人物的比例和線條,卻又覺得不太像潘麗水師傅的流暢與氣韻。
不過麻姑壁畫現況沾滿煙燻油漬,因此透過紅外線照片來檢視。
帶者這份困擾,直接請教潘岳雄畫師,潘老師看過照片後,告訴我這是他37歲時候在現場畫的,還記得那時沙陶宮門神版畫是廟方將門版帶到他們家中繪製。不過石雕部分就是石雕師傅拿到圖稿後在現場製作,至於圖稿是不是潘麗水師傅當場畫的就記不太清楚了....
而曾經上過拓碑八小時專業課程的我,這時候都可以被稱為"專業人士"了,既然都下海幫忙了,乖乖的拿出放了N年的拖碑相關工具,努力回憶上課老師所說的技巧,不過天色也暗了。
趕時間的結果就是,墨色有點暈開,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拓了什麼,到最後都看不太清楚了....
於是大夥約好隔天再戰,一早六點多就到現場了..才發現大家是約六點半到,反正先吃菜粽
飽肚子再說吧。
考慮到拓碑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操作不方便,決定採用碳鉛筆拓印的方式,快速又方便~不過龔老師對於書法壁畫似乎情有獨鍾,想要拓印下來,只好再拿出我的拓碑法寶,但書法壁畫約3.5m*3m大小,範圍不小,也沒鷹架可供站立,跟廟方借用鋁梯,硬著頭皮上了。主要將字形輪廓拓了出來,勉強可以接受。不然按照課堂印象,對於拓本的要求細緻度是更高的呢~
這幾天又聽到有"善心人士"將龍邊牆體幾件石雕版畫拆除下來,說想要拿去保存,不過沒在現場觀察,也不知道那些"善心人士"採取什麼方式,以及拆除後的成果如何?想到就讓人頭痛阿!
![]() |
照片來源:台南市文化資產處有形組提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