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電源插座與開關、保險絲基座DIY

本學期山線社大水電DIY課程,課程作業指導關於電線插座與開關基座線路配置和組裝。
在阿吉師的指導下,花了兩周的課程終於順利完成。以下本文將介紹本學期DIY作業之一的插座與開關組裝練習,有空可以自行買材料組裝喔。

需要材料:


插座盒與面蓋x1、電源線接頭x1、變壓器x1、保險絲與保險絲盒x1、二串聯三孔插座x1、雙孔附接地組插座x1、單切開關x1、USB插座x1,上述十項材料外,還需要有電源線兩組、開關與插座連接用電線(紅、白線)

需要工具:
老虎鉗、烙鐵、美工刀、拔線器、螺絲起子、電鑽、銼刀

線路圖組裝說明,最左側電源接頭,E與N連地線(N需另拉小電源線接變壓器中的C1)、L接火線、變壓器+-邊連接USB線路(紅接+、黑接-)

1.首先先將單組、二連組三孔插座與開關安狀面板上,如上圖。

2.將插座翻到背面,先將電線分別插入(火線對火線,w對w)

3.電源線接頭部份,這裡使用2.0mm白電線,須注意白電線須先拆成兩條,有紅線的為火線,需要接在電源線接頭L部分,使用烙鐵要小心,被燙到可是很痛的阿。另外上方G為地線,同樣使用烙鐵焊接,N部份需要多連一條電源線作為連結變壓器之線路。

4.面板蓋使用電鑽鑽洞,並搭配銼刀(這裡使用半弧形的),慢慢將洞擴大,剛好能裝入保險絲盒即可,要注意保險絲盒上的墊片位置。而插座收納盒兩側鑽洞,能將電源接頭與USB放入為原則,要注意別挖太大洞,以免後續要上螺絲固定沒有多餘空間。


5.安裝完保險絲後,將電源線焊接於保險絲上,保險絲焊接處建議先使用剉刀整理表面,避免表面因長時間接觸空氣產生各類鏽蝕或是出廠時略有瑕疵。照片中紅線最為連結變壓器之線路。保險絲的電源線可不用注意白電源線上的紅線,這部分電源線只會變成串連電的通路。





 6.白色電源線,另一頭將橡皮層去除,露出電線後,先剪掉一些細線,並用手像捲棉線般旋轉,整理成細尖頭,再使用焊錫上烙鐵,在電源線頭上一道金屬膜,之後才有足夠支撐力安插入三孔插座孔洞,這邊要注意電源線頭需要露出約1.2公分長度,且不能太厚,才能確實插入插座孔洞內固定。





7.變壓器的部分,需要注意+-與J1和C1的標示,+-為USB電源線連接埠份,紅線對+、黑線接-、C1則接電源線接頭N處的藍線、J1則接保險絲的紅線。



8.變壓器部分焊接完畢後,使用電火膠帶包覆,避免變壓器碰觸到其他物件造成短路。包覆完成後使用雙面膠帶固定於電源插座收納盒內角落。電線部分,處理完畢焊錫後,按照電路圖圖說,依序插入孔洞內,要注意插入是否確實。由於本人手殘,請阿吉師作最後確認時候,因電線頭留不夠長,又特別幫我調整一番。電線頭的長度以及焊錫鍍膜那道手續還是很重要的。線路組裝完成後,先測試USB與變壓器是否有正確運作,可正常運行即可使用螺絲固定與組裝囉。




9.固定部分是使用木板作為基底,搭配電鑽固定,完成後就可以當作延長線使用了。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台南沙陶宮的潘麗水石雕版畫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16巷內的頂太子沙陶宮。最長連想到的就是沙陶宮前呈的菜粽了,最為台南有名的早餐之一。想要吃,還得提早起床才吃的到。
不過最近提到沙陶宮,則是因為3月份起,廟方決議將地基抬高約30公分高,與一旁建物、後殿高度相同,二來則是免於大雨後,因地勢較低,水往此處積累的無奈。
受到前輩的請託,到現場幫忙拍照紀錄,關心一下狀況。
清明連假這幾天,發現正殿與三川殿屋頂與木構件皆已拆除,木構件部分堆放於金爐前。
也可看到幾件麒麟石雕擺放一旁。而潘麗水繪製的門神,目前獲得廟方確認予以保留。
潘麗水石雕版畫是否會保留,詢問廟方委員無法獲得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如果拆除時能夠完整留下,當然會考慮保留。
但按照工程狀況,我想石雕能完整留存的情況不高。除了石雕版畫外,較讓人在意的部分。
原正殿神龕兩側彩繪壁畫,「福星拱照」與「麻姑獻瑞」。從風格來看是潘麗水一門的畫風。不過再觀察麻姑人物的比例和線條,卻又覺得不太像潘麗水師傅的流暢與氣韻。
不過麻姑壁畫現況沾滿煙燻油漬,因此透過紅外線照片來檢視。





帶者這份困擾,直接請教潘岳雄畫師,潘老師看過照片後,告訴我這是他37歲時候在現場畫的,還記得那時沙陶宮門神版畫是廟方將門版帶到他們家中繪製。不過石雕部分就是石雕師傅拿到圖稿後在現場製作,至於圖稿是不是潘麗水師傅當場畫的就記不太清楚了....





 不過還是有一群熱心文化資產保存的朋友,看到這些物件,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方式進行搶救。當天也認識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的所長龔卓君副教授帶領他的學生以及朋友們,希望先透過拓碑的形式將石雕版畫保留下來,至於石雕版畫能不能留住,則是日後再和廟方商量。不過當天的朋友都是臨時被號召來的,拖了一陣子再將拓碑材料補齊,連拓包都是現場製作的~
而曾經上過拓碑八小時專業課程的我,這時候都可以被稱為"專業人士"了,既然都下海幫忙了,乖乖的拿出放了N年的拖碑相關工具,努力回憶上課老師所說的技巧,不過天色也暗了。
趕時間的結果就是,墨色有點暈開,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拓了什麼,到最後都看不太清楚了....


於是大夥約好隔天再戰,一早六點多就到現場了..才發現大家是約六點半到,反正先吃菜粽
飽肚子再說吧。


考慮到拓碑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操作不方便,決定採用碳鉛筆拓印的方式,快速又方便~不過龔老師對於書法壁畫似乎情有獨鍾,想要拓印下來,只好再拿出我的拓碑法寶,但書法壁畫約3.5m*3m大小,範圍不小,也沒鷹架可供站立,跟廟方借用鋁梯,硬著頭皮上了。主要將字形輪廓拓了出來,勉強可以接受。不然按照課堂印象,對於拓本的要求細緻度是更高的呢~







目前廟方工程預估四月底或五月初會進行,而潘岳雄畫室壁畫是否採用揭取的方式取下,在作後續討論吧。但從法制面來看,因為台南縣市整併後,沙陶宮取消古蹟身份,目前無法規限制,而潘麗水石雕版畫,則為石雕師傅透過潘麗水圖稿後雕刻而成,是不是具有文化資產價值,可待討論。但從占地二十坪的小廟內,聚集了高達六十多組潘麗水圖稿雕刻而成的石版畫,實屬難得。但考量實務層面,透過擷取方式,切割牆面,要能夠完整拆除下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談到揭取費用,又需要多花額外費用,我想廟方大概也覺得麻煩吧。
這幾天又聽到有"善心人士"將龍邊牆體幾件石雕版畫拆除下來,說想要拿去保存,不過沒在現場觀察,也不知道那些"善心人士"採取什麼方式,以及拆除後的成果如何?想到就讓人頭痛阿!

照片來源:台南市文化資產處有形組提供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雲林縣四湖下桂山章寶宮陳壽彝老師彩繪作品保存事件


去年五月,得知雲林縣四湖鄉下桂山章寶宮傳來當地村民打算進行重建,有熱心民眾反應其彩繪作品可能出自陳壽彝老師之手。

並傳來幾張相片,從畫風、佈局、線條、落款字跡來看,都認為是出自壽彝老師之手,不過覺得很困惑的是為何落款落的是"阿生"。





翻閱相關文獻資料,章寶宮為陳壽彝老師於1978年(民67年),陳壽彝老師44歲時的作品。章寶宮作品為陳壽彝老師作品應有九成的把握,但對於落款名號的疑問,只能求助壽彝老師三子文欽老師詢問。經詢問後,文欽老師說明,當時候還是老師主要為廟宇彩繪施作的高峰期,阿生為當時後的名號。後期壽彝老師轉為藝術創作,才開始用"壽彝"的名號。

所以如果目前從事彩繪的師傅,沒聽過阿生師的名號,一定都是從事沒多久的年輕一輩。

而重建與保存的爭執一直持續不斷,村內老一輩傾向拆除重建,但年輕一輩傾向保留,因此還有努力的空間。去年12月份雲林縣政府文化處邀請公共電視新聞組、陳壽彝老師公子陳文欽老師、章寶宮總幹事吳國文先生一同拍攝新聞紀錄,希望透過媒體,讓更多人能看見雲林縣四湖鄉下桂山章寶宮還有保留人間國寶陳壽彝老師完整作品,目前統計,現存彩繪數量為全國第二多(計124組,第一為台北三重三嗇宮),也是雲林縣內作品保存最多、最完整之廟宇。




然而103年12月21晚上於下桂山章寶宮村內人事討論的結果,還是朝向拆除廟宇,但陳壽彝老師樑上之畫作,會在建新廟時再裝回新廟宇上,委員會表示可以保留五至六成作品,待與建築師商確後,馬上動工!不過廟方決議歸決議,實際上執行面有待拖磨,真要當那決定拆除的事主,也沒人願意擔當這責任。

時間來到104年1月31日,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與四湖鄉內湖國小合作,於當日上午辦理四湖章寶宮辦理寫生比賽。下桂山章寶宮寫生比賽希望能激發學生鄉土文化情懷,透過寫生活動以學童視野來看見不同的地方信仰中心。


直到今天,章寶宮是否要重建亦或是保留還是未知之數,只能靜待觀察,也尊重村內民眾的決定。


三川殿環景影像


天井處環景影像



正殿環景影像